首页 返回 行业资讯

蔬菜配送册亨:万亩坝区蔬菜鼓起村民腰包

  近年来,册亨县聚焦产业发展,引进东西部扶贫协作企业,在6个坝区种下近万亩蔬菜,同时围绕蔬菜构建产业链条,为当地群众铺筑增收渠道,助力册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开启乡村振兴新貌。
 
  入春不久,位于册亨县冗渡镇坛坪坝区基地里的蔬菜青翠欲滴,微风拂过,掀起一层层绿浪。基地里,务工群众忙着采摘鲜嫩的“广东菜心”。因为是计件算工资,他们把午饭带到田间,挣钱的时间一刻也不愿被耽搁。
 
  “我们是自己种自己收,最后以每斤6角的价格卖给公司。我管的‘责任田’有4条线,这两条马上就要采完了。”坛坪村村民韦成术说,她一天只能采200多斤,为了加快进度,上大学放假回家的女儿这几天每天都来地里帮忙摘菜。
 
  “这段时间气温低,一茬‘广东菜心’从种到收要差不多50天时间,成长周期比较长。要是在炎热的夏季,30天不到就能采一茬了。”黔西南北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海兵说,作为“菜篮子”基地,“广东菜心”直销粤港澳大湾区,村民只管种不愁销。
 
  2019年11月,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,册亨县引进宁波绿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成立黔西南北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入驻坛坪坝区,整合投资900万元发展蔬菜种植产业。
 
  “‘广东菜心’一年采8茬,每亩土地年产值超2万元。”北岸农业公司总经理赵波夸下“海口”。仅5个月,该公司累计采收“广东菜心”18批共40余万斤销往香港,产值120余万元。
 
  册亨县常年的温热气候非常适合种植“广东菜心”,每年可种7至8茬,每茬亩产1000斤左右。坛坪村村支书王泽说,坛坪坝区总面积1070亩,涉及346户1409人,因为是订单种植,不愁销路,1年下来,每亩地年产值达2万多元,“公司进驻坛坪坝区种植蔬菜,村子变美了,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。”
 
  坛坪坝区种植“广东菜心”见效快收入高,为册亨发展蔬菜产业起到带动作用。在册亨县委、县政府引导下,2020年,北岸农业公司一边投入一边生产,相继流转了冗渡镇的大寨、威旁、冗贝坝区和丫他镇的板街、板万坝区田地,加上坛坪坝区共9600余亩田地,通过整合土地资源,打破农民传统思想,推翻田埂让土地连成片,平整后的土地用上了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。
 
  如今,冗渡镇4个坝区5500亩蔬菜基地已基本投产,丫他镇2个坝区2600亩蔬菜基地正边建边产。“板街和板万坝区全面投产后,我们将启动洛省村至巧洞村的1500余亩土地,继续发展蔬菜产业。”丫他镇副镇长田景谋信心满满地说。
 
  北岸农业公司在册亨县6个坝区种下蔬菜近万亩,同时引导当地合作社进行“模式复制”,随着蔬菜产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,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可通过务工和流转土地直接获得收入。黄海兵说,宁波公司还从宁夏种植基地带了200余技术工人到册亨“传帮带”,指导当地村民掌握种植蔬菜技术。目前6个坝区在当地带动务工就业250人左右,但部分群众因为年龄大等原因,技术跟不上,每月的工资在2000元左右。坛坪坝区的村民经过1年的不断学习实操,有45人的种植水平已达到企业标准,每人每月的收入有5000元甚至更高。
 
  蔬菜配送在发展坝区蔬菜产业的同时,册亨县同步建设有机肥加工厂、泡沫箱厂,以及冷链运输等环节和渠道,助力群众增收。
 
  “位于冗渡镇的德康牧业年出栏生猪4万头,养猪产生的粪污将直接转到有机肥加工厂生产肥料,资源得到充分利用,还起到环保作用。”冗渡镇党委副书记李菊说。
 
  李菊说,北岸农业公司种植蔬菜的沿线,恰好有3A级景区陂鼐、大寨两个古寨。下一步,冗渡镇将围绕农旅一体化发展做文章,不断拓宽蔬菜产业链,让群众实现多渠道增收的同时,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。(记者 匡奇燃)
电话: 130-6698-4989